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如何解决子宫腺肌病引起的痛经

2025.09.29 12:03

子宫腺肌病引起的痛经可通过药物治疗缓解症状、放置宫内节育器减少出血、中医调理改善体质、手术治疗切除病灶、调整生活方式减轻疼痛。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治疗缓解症状: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有效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适用于轻度至中度痛经。激素类药物如孕激素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能抑制子宫内膜增生,减少月经量及疼痛程度。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长期依赖。部分药物可能引起副作用,需定期复查评估疗效。

2.放置宫内节育器减少出血:含孕激素的宫内节育器能局部释放药物,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减少月经量和痛经症状。该方法适合有生育需求但暂时无计划的人群,效果可持续数年。放置前需排除感染或子宫畸形等禁忌症,术后需定期随访观察有无脱落或异常出血。

3.中医调理改善体质:中医认为痛经与气血瘀滞有关,可通过针灸、艾灸或中药活血化瘀。常用方剂如少腹逐瘀汤可温经散寒,配合穴位刺激促进血液循环。需辨证施治,避免盲目用药。长期调理可增强体质,但起效较慢,需坚持治疗。

4.手术治疗切除病灶:对于症状严重或药物无效者,可考虑手术切除腺肌病灶或全子宫切除。保守性手术适合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但复发风险存在。全子宫切除可根治疾病,但仅适用于无生育需求者。术前需全面评估手术指征及潜在风险。

5.调整生活方式减轻疼痛:经期避免剧烈运动或受凉,适当热敷下腹部可缓解痉挛。饮食上减少生冷辛辣食物,增加富含铁质的食物预防贫血。保持规律作息及情绪稳定有助于调节内分泌,间接减轻症状。

痛经程度因人而异,需结合个体情况选择方案。突发剧烈疼痛或伴随发热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疾病。长期用药或手术干预前应充分了解利弊,与医生沟通制定个性化计划。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