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三凹征是指什么

2025.03.11 11:56

三凹征是指一种在呼吸困难时出现的体征,主要表现为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这一体征通常提示存在上呼吸道梗阻或严重的呼吸困难,常见于喉部或气管的急性炎症、异物阻塞、喉头水肿等紧急情况。三凹征的出现是临床评估呼吸困难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需要及时识别和处理。

三凹征的形成机制与呼吸过程中气道阻力的增加密切相关。正常情况下,吸气时胸腔内负压增加,空气顺利进入肺部。但当上呼吸道发生梗阻时,吸气阻力显著增大,胸腔内负压进一步增加,导致胸壁软组织被向内牵拉,从而在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形成明显的凹陷。这一体征的出现往往提示患者存在严重的通气障碍,可能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甚至危及生命。临床上,三凹征常见于急性喉炎、气管异物、喉头水肿等疾病,尤其在儿童中更为常见,因为儿童的气道相对狭窄,更容易发生梗阻。

识别三凹征时,需注意与其他呼吸困难的体征相鉴别。例如,喘息、鼻翼扇动、呼吸频率加快等也可能伴随呼吸困难出现,但三凹征具有特异性,能够直接提示上呼吸道梗阻的存在。三凹征的严重程度与气道梗阻的程度相关,轻度凹陷可能提示部分梗阻,而明显的凹陷则提示完全或接近完全的梗阻。在临床处理中,一旦发现三凹征,应立即采取措施缓解气道梗阻,如清除异物、给予氧气支持或进行气管插管等。对于儿童患者,尤其需要警惕三凹征的出现,因为儿童的气道梗阻可能迅速进展为呼吸衰竭。三凹征是临床评估呼吸困难的重要体征,及时识别和处理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