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咽喉狭窄应该怎么治疗

2025.10.20 17:58

咽喉狭窄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缓解炎症和水肿、手术切除增生组织或瘢痕、球囊扩张术扩大气道、激光治疗消融梗阻部位、气管切开术建立临时呼吸通道。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治疗缓解炎症和水肿:咽喉狭窄可能伴随局部炎症或水肿,使用糖皮质激素或抗炎药物可减轻肿胀,改善通气功能。药物通过口服或雾化吸入给药,适用于轻度狭窄或术后辅助治疗。需注意药物副作用,长期使用可能引发免疫抑制或代谢异常。

2.手术切除增生组织或瘢痕:通过开放性手术或内镜技术直接切除导致狭窄的异常组织,如瘢痕、息肉或肿瘤。手术需精确评估狭窄范围,避免损伤周围神经和血管。术后可能需放置支架防止再次粘连,恢复期需定期复查。

3.球囊扩张术扩大气道:利用球囊导管对狭窄部位进行机械扩张,适用于纤维性狭窄或术后粘连。操作通过内镜引导,创伤较小,但可能需要多次重复。扩张后需观察是否出现黏膜撕裂或出血。

4.激光治疗消融梗阻部位:激光可精准气化瘢痕或增生组织,减少出血和周围损伤。适用于局限性狭窄,尤其对声门区病变效果显著。术后需防止感染,避免剧烈咳嗽导致创面出血。

5.气管切开术建立临时呼吸通道:严重狭窄导致呼吸困难时,需在颈部切开气管置入导管,确保气道通畅。该方法为应急措施,后续需处理原发病因。护理需严格消毒,防止导管堵塞或移位。

治疗选择需结合狭窄程度、病因及患者整体状况。术后应避免刺激性饮食,保持环境湿度,定期随访观察恢复情况。出现呼吸困难或感染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