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庆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婴儿便秘怎么办

2025.05.29 06:38

婴儿便秘可通过腹部按摩促进肠道蠕动、调整饮食结构增加纤维素摄入、适当补充水分软化大便、建立规律排便习惯、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缓泻药物。具体分析如下:

1.腹部按摩促进肠道蠕动:顺时针轻柔按摩婴儿腹部,围绕肚脐做环形运动,每次5-10分钟,每日2-3次。按摩能刺激肠道神经反射,增强肠壁肌肉收缩力,帮助粪便向下移动。注意力度适中,避免压迫内脏。饭后1小时进行效果更佳,若婴儿哭闹需立即停止。

2.调整饮食结构增加纤维素摄入:母乳喂养者母亲需多摄入蔬菜、水果及全谷物。已添加辅食的婴儿可给予南瓜泥、红薯泥等高纤维食物。纤维素能吸收水分膨胀,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道蠕动。避免过早引入易致便秘的食材如香蕉、胡萝卜。

3.适当补充水分软化大便:根据婴儿年龄增加饮水量,母乳喂养者无需额外补水,但炎热天气或发热时可少量喂温水。配方奶喂养者需按比例冲调,避免过浓。水分不足会导致大肠过度吸收粪便水分,造成干结。

4.建立规律排便习惯:每日固定时间让婴儿坐便盆5-10分钟,优选餐后胃肠反射活跃时段。持续训练可形成条件反射,增强直肠对粪便的敏感性。避免强迫排便,造成心理抗拒。

5.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缓泻药物:若上述方法无效,需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医生可能开具乳果糖等渗透性缓泻剂,或短期使用开塞露。不可自行滥用药物,以免干扰肠道功能。

婴儿便秘多为功能性,需综合评估喂养方式及发育状况。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腹胀、血便需及时就医,排除先天性巨结肠等病理因素。日常护理中注意观察排便频率及性状变化,避免过度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