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埃博拉病毒病是甲类传染病吗

2025.08.21 17:54

埃博拉病毒病属于甲类传染病。根据中国的传染病防治法,甲类传染病是指对公众健康危害极大、传播迅速且难以控制的疾病,埃博拉病毒病正是符合这一特征的疾病。

埃博拉病毒病由埃博拉病毒引起,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体液或组织传播。该病毒的潜伏期通常为2到21天,感染后会出现高烧、乏力、肌肉疼痛、头痛及喉咙痛等症状,随后可能发展为呕吐、腹泻、皮疹和内外出血等严重症状。由于其高致死率和传播方式,埃博拉病毒病在疫情爆发时会对公共卫生构成极大威胁。历史上,埃博拉疫情曾在非洲多个国家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导致大量人员感染和死亡。为了控制疫情,各国通常会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追踪接触者以及加强公共卫生宣传等手段。

在预防和控制埃博拉病毒病时,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接触感染者或疑似感染者时,务必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和防护服,以减少感染风险。同时,保持良好的手部卫生,勤洗手并使用含酒精的消毒液是防止病毒传播的重要措施。对于前往疫情高发地区的人群,建议提前接种疫苗,并了解当地的疫情信息和防控措施。在疫情期间,避免与野生动物接触,尤其是蝙蝠和非洲猿类,因为这些动物被认为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旅行史和接触史,以便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公众应增强对埃博拉病毒病的认识,积极参与防控工作,以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