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出现肌肉酸痛应该怎么办

2025.08.27 08:31

出现肌肉酸痛应该进行适度拉伸放松、局部热敷或冷敷、补充足够水分、保证充分休息、按摩缓解疼痛。具体分析如下:

1.适度拉伸放松:肌肉酸痛时适当拉伸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紧张状态。动作应轻柔缓慢,避免过度用力造成二次损伤。重点拉伸酸痛部位,保持每个动作15-30秒,重复2-3次。拉伸后肌肉会逐渐放松,疼痛感减轻。

2.局部热敷或冷敷:急性期48小时内使用冷敷,能收缩血管减少肿胀和炎症。48小时后转为热敷,扩张血管促进代谢废物排出。每次敷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注意温度适中,避免冻伤或烫伤皮肤。

3.补充足够水分:脱水会导致肌肉痉挛和酸痛加重。每日饮水量应达到1500-2000mL,运动后额外补充。水分有助于代谢乳酸,维持电解质平衡,加速恢复过程。

4.保证充分休息:避免继续高强度活动,给肌肉修复时间。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深度睡眠阶段生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组织修复。休息期间可进行低强度活动如散步,避免完全静止。

5.按摩缓解疼痛:轻柔按压酸痛部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远端向近端推按,力度以舒适为宜。可使用筋膜枪或手掌根部,每次10-15分钟。按摩后肌肉紧张度下降,疼痛感明显缓解。

出现肌肉酸痛后避免立即服用止痛药物掩盖症状,过度依赖药物可能延误恢复。酸痛持续超过一周或伴随肿胀发热需就医排查其他病变。日常注意运动前充分热身,运动后做好放松,逐步增加强度。饮食中适量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有助于肌肉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