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十二指肠溃疡为什么会是饥饿痛

2024.12.03 11:23

十二指肠溃疡出现饥饿痛主要与胃酸分泌过多、十二指肠黏膜防御机制减弱、幽门螺杆菌感染、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遗传因素等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胃酸分泌过多:胃酸是消化食物的重要物质,但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酸分泌异常增多。当胃内没有食物中和胃酸时,胃酸直接进入十二指肠,刺激溃疡面,从而引发疼痛。因为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壁细胞数量增多或者对刺激的敏感性增加,导致胃酸分泌量加大。在空腹状态下,胃酸持续分泌,没有食物的缓冲,就容易引起疼痛。

2.十二指肠黏膜防御机制减弱:正常的十二指肠黏膜具有一系列防御机制来抵抗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蚀。当黏膜的黏液-碳酸氢盐屏障受损、黏膜血流减少或者细胞更新修复能力下降时,十二指肠黏膜就容易被胃酸破坏形成溃疡。在饥饿时,胃酸相对更易接触到黏膜下的神经末梢,引发疼痛。

3.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可定植于十二指肠黏膜,引发炎症反应,会削弱十二指肠黏膜的防御能力,同时刺激胃窦部G细胞分泌胃泌素,胃泌素又进一步促进胃酸分泌。在空腹时,胃酸和幽门螺杆菌的双重作用,使得溃疡部位受到刺激,产生疼痛。

4.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对胃肠道的功能有精细的调节作用。当这个系统失调时,会影响胃酸的分泌、胃肠道的蠕动等。例如,迷走神经功能亢进会促使胃酸分泌增加,而在饥饿状态下,胃酸对十二指肠溃疡的刺激就会引发疼痛。

5.遗传因素:部分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遗传因素可能影响个体的胃酸分泌调节机制、十二指肠黏膜的结构和功能等。如果家族中有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其亲属患该病的风险相对较高,这些患者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的生理结构或功能异常,在空腹时也容易出现疼痛。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应保持规律的饮食,避免过度饥饿或暴饮暴食,尽量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减轻精神压力,这些有助于缓解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