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宝宝出现中耳炎症状怎么办

2025.07.09 08:52

宝宝出现中耳炎症状应及时就医确诊、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或滴耳液、保持耳道干燥清洁、避免用力擤鼻涕、适当抬高头部缓解疼痛。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确诊:中耳炎需通过专业检查判断类型与严重程度。医生会使用耳镜观察鼓膜状态,确认是否存在充血、积液或穿孔。婴幼儿表达能力有限,家长发现抓耳、哭闹、发热或听力下降等症状时,应尽快就诊,避免延误治疗导致并发症。

2.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或滴耳液:细菌性中耳炎常需口服抗生素,需按疗程足量服用。若鼓膜穿孔,需避免使用滴耳液。医生可能开具消炎止痛药物缓解症状,不可自行增减药量。用药期间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停药并复诊。

3.保持耳道干燥清洁:洗澡或游泳时用棉球堵住外耳道,防止进水加重感染。避免自行掏耳,以免损伤耳道皮肤。化脓性中耳炎需用无菌棉签轻轻擦拭分泌物,保持外耳道通风,减少细菌滋生环境。

4.避免用力擤鼻涕:擤鼻涕时压力可能通过咽鼓管影响中耳,加重炎症。应单侧交替轻擤,或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感冒或鼻炎患儿需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减少咽鼓管堵塞风险。

5.适当抬高头部缓解疼痛:平躺时中耳压力增大可能加剧疼痛,可用枕头将头部垫高15-30度。哺乳期婴儿喂奶时保持半竖立姿势,避免乳汁逆流至咽鼓管。冷敷耳周可暂时减轻肿胀感,但需避开直接接触皮肤。

中耳炎反复发作可能影响听力发育,治疗后需定期复查鼓膜恢复情况。避免接触二手烟或空气污染,减少呼吸道刺激。饮食宜清淡,补充维生素增强抵抗力。疫苗接种如肺炎球菌疫苗可降低感染风险。密切观察体温变化,高热持续不退需警惕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