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吃个粽子就肚子疼,怎么回事

2024.12.03 11:23

吃粽子肚子疼可能是消化不良、过敏反应、本身患有胃部疾病、粽子变质、食用过快等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1.消化不良:粽子主要由糯米制成,糯米粘性大,不易消化。如果一次性食用过多粽子,肠胃负担加重,就容易引起肚子疼。对于肠胃功能较弱的人,如老人、小孩,这种情况更为常见。平时应适量食用粽子,可搭配一些有助于消化的食物,如山楂等。

2.过敏反应:有些人可能对粽子中的食材过敏,如糯米、红枣、肉类等。过敏反应会导致胃肠道不适,出现肚子疼的症状,还可能伴有皮疹、瘙痒等。如果怀疑是过敏,应避免食用含有过敏食材的粽子,症状严重时需就医,使用抗过敏药物治疗。

3.本身患有胃部疾病:如果本身患有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粽子的粘性可能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酸分泌增加,从而引发肚子疼。患者需要遵循医嘱进行胃部疾病的治疗,饮食上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吃粽子时更要控制量。

4.粽子变质:如果粽子保存不当,受到细菌、霉菌等污染变质,食用后会引起食物中毒,肚子疼是常见症状之一,还可能伴有腹泻、呕吐等。购买粽子时要选择正规渠道,食用前注意查看粽子是否有异味、变色等变质迹象。

5.食用过快:吃粽子时如果狼吞虎咽,可能会吞入大量空气,导致胃肠道积气,引起肚子疼。而且快速进食不利于肠胃对粽子的消化。进食时应细嚼慢咽,给肠胃足够的时间来消化食物。

在食用粽子时,要选择新鲜、卫生的粽子,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量食用,食用过程中要细嚼慢咽,避免不良的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