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黏膜坏死是不是胃癌

2024.12.02 15:59

胃黏膜坏死不是胃癌。

胃黏膜坏死是胃黏膜的一种严重病变状态。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比如严重的胃部感染,像幽门螺杆菌感染如果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产生的毒素和引发的炎症反应可能会导致胃黏膜坏死;大量酗酒,酒精对胃黏膜有直接的刺激和损害作用,长期酗酒可使胃黏膜反复受损,严重时出现坏死;还有一些药物的副作用,例如非甾体抗炎药,长期或过量服用可能损伤胃黏膜,导致坏死。而胃癌是胃黏膜上皮细胞发生恶变,形成癌细胞,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侵袭和转移的能力。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通常与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如长期食用腌制、熏烤食物等、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长期作用有关。虽然胃黏膜坏死如果长期不治疗,可能会增加胃癌发生的风险,但二者本质上是不同的病变。

如果发现胃黏膜坏死,一定要重视起来。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全面的检查,以确定导致胃黏膜坏死的具体原因。在治疗期间,要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服药或者接受其他治疗手段。同时,要注意调整生活习惯,戒烟戒酒,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保持规律的饮食作息,有助于胃黏膜的修复,降低病情进一步恶化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