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冬季对心脑血管病有什么影响

2025.01.15 14:13

冬季对心脑血管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气温下降导致血管收缩、冬季空气干燥增加血液黏稠度、寒冷天气引发心脏负担加重、冬季缺乏阳光影响维生素D合成、心理因素导致情绪波动。具体分析如下:

1.气温下降导致血管收缩:冬季气温骤降,人体为了保持体温,血管会发生收缩。这种收缩会导致血液流动阻力增加,血压上升,进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对于已有心脑血管病史的患者,寒冷天气可能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急性事件。冬季应特别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

2.冬季空气干燥增加血液黏稠度:冬季空气湿度较低,容易导致体内水分流失,血液黏稠度增加。这种情况会使血液流动变得缓慢,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进而引发心脑血管事件。为了降低这种风险,冬季应多饮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同时适当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以帮助维持血液的流动性。

3.寒冷天气引发心脏负担加重:寒冷天气会使心脏的负担加重,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和心脏病患者来说,心脏需要更努力地工作以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这种额外的负担可能导致心脏功能不全,甚至引发心脏骤停。冬季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适度的活动量,以减轻心脏的负担。

4.冬季缺乏阳光影响维生素D合成:冬季阳光照射时间减少,导致人体维生素D合成不足。维生素D对心血管健康有重要作用,缺乏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冬季应适当补充维生素D,可以通过饮食或补充剂来弥补阳光不足带来的影响。

5.心理因素导致情绪波动:冬季的寒冷和阴暗天气容易导致情绪低落,增加焦虑和抑郁的风险。这些心理因素会对心脑血管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可能导致心律不齐、血压波动等问题。冬季应注意心理健康,保持积极的心态,适当参加户外活动,增强社交互动,以缓解冬季带来的心理压力。

冬季对心脑血管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患者应加强自我管理,注意保暖、饮食和心理健康,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