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海鲜过敏怎么办

2025.03.18 09:24

海鲜过敏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就医、避免接触过敏原、使用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严重时需注射肾上腺素、长期管理可考虑脱敏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停止食用并就医:海鲜过敏反应可能迅速加重,出现呼吸困难、喉咙肿胀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前往医院。医生会根据症状严重程度采取相应措施,如使用抗过敏药物或进行紧急处理,避免病情恶化。

2.避免接触过敏原:确诊海鲜过敏后,需严格避免食用海鲜及其制品,包括鱼类、虾类、贝类等。同时注意食品标签,避免误食含有海鲜成分的加工食品。外出就餐时,应提前告知餐厅过敏情况,确保食品安全。

3.使用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轻度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红肿等,可口服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这类药物能抑制组胺释放,减轻过敏反应。但需注意,药物仅能缓解症状,不能根治过敏,严重时仍需就医。

4.严重时需注射肾上腺素:若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反应,需立即注射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能迅速收缩血管、扩张支气管,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患者应随身携带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以备紧急情况使用。

5.长期管理可考虑脱敏治疗:对于反复发作的海鲜过敏,可考虑脱敏治疗。通过逐步增加过敏原剂量,使免疫系统逐渐适应,从而减轻或消除过敏反应。脱敏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疗程较长,但效果显著。

海鲜过敏是一种免疫系统异常反应,需从预防、应急处理和长期管理多方面入手。患者应提高警惕,掌握相关知识,避免过敏反应带来的健康风险。同时,定期复查和咨询医生,确保过敏管理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