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淋巴结结核是什么引起的

2025.08.21 17:54

淋巴结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淋巴结的肿大和炎症。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传染性强的细菌,通常通过空气传播,感染后可在体内潜伏,尤其是在免疫力低下的个体中更易发病。淋巴结结核常见于肺结核患者,也可能独立发生,尤其是在儿童和青少年中。

在淋巴结结核的发病机制中,结核分枝杆菌通过血液或淋巴液传播至淋巴结,导致局部的免疫反应。感染后,淋巴结会出现肿胀、疼痛,甚至形成脓肿。患者可能伴有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淋巴结结核的诊断通常依赖于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以及淋巴结活检等方法。治疗方面,抗结核药物是主要手段,通常需要长期服用,以确保彻底消灭细菌,防止复发。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淋巴结结核的关键在于增强免疫力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与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尤其是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能够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同时,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睡眠,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尤其是有结核病史或高风险人群,能够早期发现潜在的感染,及时进行干预。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了解淋巴结结核的相关知识,保持警惕,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维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