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胸腔闭式引流是怎么完成的

2025.01.03 15:25

胸腔闭式引流是通过在胸腔内放置引流管、连接引流装置、确保引流管位置正确、监测引流情况、定期更换引流装置等步骤完成的,具体分析如下:

1.在胸腔内放置引流管:胸腔闭式引流的第一步是通过胸壁插入引流管。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选择合适的肋间隙,避免损伤重要的血管和神经。引流管的插入位置通常在第4或第5肋间隙,确保能够有效排出胸腔内的液体或气体。插入后,需确认引流管的通畅性和位置,确保其能够顺利引流。

2.连接引流装置:引流管插入后,需要将其连接到一个密闭的引流装置上。这个装置通常包括一个水封系统,可以防止空气回流到胸腔内。连接时要确保密封良好,避免漏气或漏液的情况发生。引流装置的设计可以有效地维持负压,促进胸腔内液体或气体的排出。

3.确保引流管位置正确:在引流过程中,需定期检查引流管的位置,确保其未发生移位或堵塞。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如X光或超声波来确认引流管的正确位置。如果发现引流管位置不当,应及时进行调整或重新插入,以保证引流效果。

4.监测引流情况:引流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引流量和引流液的性质。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气味及量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如感染或出血等。监测还包括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呼吸困难、胸痛等,确保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5.定期更换引流装置:随着引流的进行,引流装置可能会受到污染或堵塞,因此需要定期更换。更换时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引入感染。更换后,需再次检查引流管的通畅性和连接的密封性,以确保引流的持续有效。

在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时,需保持无菌操作,避免感染风险。定期检查引流管及装置,确保其功能正常。患者在引流期间应注意观察自身症状变化,及时向医护人员反馈。引流后应进行影像学检查,评估引流效果,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引流或进行其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