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率缓慢是什么原因

2025.03.07 20:05

心率缓慢可能由窦房结功能障碍、迷走神经张力过高、药物影响、心脏传导系统病变、代谢或内分泌异常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窦房结功能障碍:窦房结是心脏的起搏点,负责产生电信号以维持正常心率。窦房结功能障碍可能导致电信号生成减少或传导异常,从而引起心率缓慢。常见原因包括老化、心肌缺血、心肌炎等。症状可能包括头晕、乏力、晕厥等,严重时需植入心脏起搏器治疗。

2.迷走神经张力过高:迷走神经是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过度激活会抑制心脏活动,导致心率减慢。情绪波动、剧烈疼痛、胃肠道刺激等因素可能引发迷走神经张力过高。通常表现为短暂的心率下降,伴随出汗、恶心等症状,多数情况下无需特殊治疗。

3.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洋地黄类药物等,通过抑制心脏电活动或降低心肌收缩力,可能导致心率缓慢。药物剂量过大或个体敏感性较高时,症状更为明显。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种类可有效缓解症状。

4.心脏传导系统病变:心脏传导系统负责将电信号从窦房结传递至心室,传导系统病变如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等,可能导致电信号传导延迟或中断,引起心率缓慢。病因包括心肌梗死、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严重时需植入心脏起搏器。

5.代谢或内分泌异常:甲状腺功能减退、高钾血症、低体温等代谢或内分泌异常,可能影响心脏电活动或心肌功能,导致心率缓慢。甲状腺功能减退时,代谢率下降,心脏活动减弱;高钾血症则可能抑制心肌细胞电活动。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因进行。

心率缓慢的病因复杂多样,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综合判断。及时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有助于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日常生活中,注意监测心率变化,避免过度劳累及情绪波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心率缓慢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