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怎么治疗

2025.09.10 17:09

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需要通过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源,同时结合退热药物缓解症状。具体用药需根据病原体类型、患者身体状况及药物敏感性决定,及时规范的抗菌治疗是消除发热的根本措施。

发热是细菌感染的常见症状,由病原体刺激免疫系统释放致热原导致。治疗时首先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检测明确感染程度,必要时通过血培养或药敏试验确定致病菌。轻中度感染可口服头孢类、阿莫西林等广谱抗生素,重症需静脉输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碳青霉烯类等强效药物。体温超过38.5℃可临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但需避免过量导致肝肾损伤。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需调整药物剂量,例如儿童慎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

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若72小时内无改善需重新评估病原体或调整抗生素。避免盲目使用退热药掩盖病情,尤其不可滥用糖皮质激素。注意补充水分及电解质,卧床休息有助于恢复。出现寒战、意识模糊、皮疹等严重反应时需立即就医。抗生素需足疗程使用,过早停药易导致耐药性。日常预防需注重手卫生、接种疫苗如肺炎球菌疫苗,减少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