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新生儿黄疸不退怎么办

2025.02.11 13:34

新生儿黄疸不退可通过加强喂养、光照疗法、药物治疗、换血疗法、治疗基础疾病等方法应对。具体分析如下:

1.加强喂养:母乳喂养不足会使新生儿黄疸消退延迟。增加喂奶次数,保证每天8-12次的喂奶量,可促进新生儿肠道蠕动,增加排便量,从而促进胆红素的排出。因为胆红素主要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充足的喂养有助于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这些菌群可以将胆红素转化为尿胆原等易于排出的物质,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有助于黄疸的消退。

2.光照疗法:这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通过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新生儿皮肤,使未结合胆红素发生结构改变,从而更容易从体内排出。通常采用蓝光照射,将新生儿置于光疗箱中,双眼用眼罩保护,会阴部用尿布遮盖,其余部位裸露进行照射。光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新生儿体温、皮肤颜色等情况,避免出现发热、脱水、皮疹等不良反应。

3.药物治疗:可使用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等。这类药物能诱导肝细胞微粒体酶的活性,增加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生成,从而促进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加速胆红素的代谢。还有一些中药制剂,如茵栀黄,也有一定的退黄作用,但使用时要注意观察是否有腹泻等不良反应,因为新生儿肠道功能较弱,过度腹泻可能会影响营养吸收。

4.换血疗法:适用于严重的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等情况。换血可以换出致敏红细胞和血清中的免疫抗体,阻止继续溶血,同时换出大量胆红素,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但换血疗法是一种有创操作,存在一定风险,如感染、电解质紊乱等,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并在操作过程中密切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

5.治疗基础疾病:如果新生儿黄疸是由某些基础疾病引起的,如感染、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等,需要积极治疗这些基础疾病。例如,对于感染引起的黄疸,要根据感染的类型细菌、病毒等使用相应的抗感染药物;对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新生儿,补充甲状腺素等进行治疗,随着基础疾病的改善,黄疸也会逐渐消退。

在处理新生儿黄疸不退时,家长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精神状态、吃奶情况、黄疸进展等。如果黄疸持续加重、新生儿出现精神萎靡、拒奶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同时,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不要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停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