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为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子宫纵隔是什么意思

2025.04.29 08:07

子宫纵隔是一种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指子宫腔内存在一层纵向的肌性或纤维性隔膜,将子宫腔部分或完全分隔成两个腔室。这种结构异常源于胚胎时期两侧副中肾管融合不全,属于女性生殖道畸形中相对常见的类型,其发生率为1%-3%,在不孕或反复流产人群中检出率更高。

子宫纵隔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部分人群可能终身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偶然发现。典型症状包括原发性不孕、反复流产尤其妊娠中期流产、胎位异常或早产。纵隔组织的血供较差,着床于此的胚胎容易因营养不足导致发育停滞。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三维超声可清晰显示纵隔形态,宫腔镜能直观观察隔膜厚度及范围,MRI则有助于鉴别完全性纵隔与双子宫。纵隔子宫与正常子宫的外形相似,需与双角子宫等畸形进行区分。

存在生育需求且出现不良妊娠结局者,通常建议行宫腔镜下纵隔切除术。手术时机宜选择月经干净后3-7天,术后需放置宫内节育器防止宫腔粘连,2-3个月后评估恢复情况再备孕。无症状的纵隔子宫可暂不处理,但妊娠期间需加强监测。术后妊娠成功率可达70%-85%,但仍有胎盘植入、子宫破裂等风险。计划体外受精前应优先处理纵隔,避免影响胚胎着床。任何宫腔操作后出现异常出血或发热需及时就医,术后半年未孕建议复查宫腔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