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螺旋形骨折是什么意思

2024.10.13 00:46

螺旋形骨折是指骨折线呈螺旋状的一种骨折类型。

螺旋形骨折通常是由于肢体受到扭转暴力作用而导致。当肢体在遭受旋转外力时,骨骼会沿着纵轴发生扭曲变形,进而产生螺旋形的骨折线。这种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比如在摔倒时手掌撑地,前臂受到扭转暴力,就可能引起前臂的螺旋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的特点是骨折线较长且呈螺旋状环绕骨干,骨折断端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移位和旋转。

螺旋形骨折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X光片等,能清晰地显示骨折的形态和移位情况。治疗上,多需要根据骨折的具体位置、移位程度等因素来综合考虑。对于移位不明显的稳定型螺旋形骨折,可选择保守治疗,如石膏或支具固定等。而对于移位明显、不稳定或涉及关节面的螺旋形骨折,常需要手术治疗,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来恢复骨折的正常对位对线和稳定性,以促进骨折愈合和肢体功能恢复。在治疗后,患者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锻炼,以恢复肢体的活动能力和力量。康复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早负重和过度活动,同时要遵医嘱定期复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螺旋形骨折的预后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治疗的及时性和正确性、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如果治疗不当或康复不佳,可能会导致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畸形愈合,甚至影响肢体功能。对于螺旋形骨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及时进行规范的治疗和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