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肺结核有什么危害

2025.03.11 11:56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肺部,但也可能影响其他器官。肺结核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对患者健康的严重威胁、对公共卫生的潜在风险以及对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如果不及时治疗,肺结核可能导致肺部组织严重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肺结核对患者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首先,肺结核会导致肺部组织逐渐被破坏,形成空洞,影响呼吸功能。患者常出现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咯血。其次,肺结核可能扩散到其他器官,如骨骼、肾脏、脑膜等,导致多系统损害。肺结核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等问题,进一步加重病情。对于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老年人、儿童、糖尿病患者以及艾滋病患者,肺结核的危害更为严重,可能导致病情迅速恶化。

肺结核不仅对患者个体造成危害,还对公共卫生构成威胁。肺结核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会将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释放到空气中,他人吸入后可能被感染。在人口密集的场所,如学校、医院、监狱等,肺结核的传播风险更高。耐药性肺结核的出现使得治疗更加困难,增加了公共卫生负担。耐药性肺结核的治疗周期长、费用高,且治愈率较低,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在预防和治疗肺结核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是控制肺结核的关键。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超过两周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其次,肺结核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完成全程治疗,避免因中断治疗导致耐药性产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保持通风、避免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也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通过综合防控,可以有效减少肺结核的危害,保护个人和公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