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中医看停胎方法有哪些

2025.09.29 15:54

中医诊断停胎的方法包括脉诊判断气血运行状态、观察舌象变化、问诊了解妊娠反应异常、触诊检查腹部及子宫情况、结合体质辨证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1.脉诊判断气血运行状态:通过切脉可感知孕妇气血盛衰及胞宫状态。滑脉减弱或消失可能提示胎元不固,沉细脉常见于肾气不足,涩脉多与血瘀相关。妊娠脉象应流利有力,若出现脉象紊乱需警惕胎停。

2.观察舌象变化:舌质淡白多见于气血虚弱,舌边齿痕反映脾虚湿困,舌下络脉青紫提示血瘀阻滞胞宫。胎停者常见舌苔突然增厚或剥脱,与脏腑功能失调相关。

3.问诊了解妊娠反应异常:妊娠早期恶心、乳房胀痛等反应突然减轻或消失,或伴随阴道出血、腰酸坠胀,需考虑胎停可能。问诊需关注症状变化时间及伴随体征。

4.触诊检查腹部及子宫情况:腹部触诊子宫增大停滞或缩小,与孕周不符。按压时无胎动感,或胞宫位置异常,如后倾固定,可能为胎停体征。

5.结合体质辨证分析:阳虚体质多见畏寒肢冷,痰湿体质常见肥胖苔腻,气郁体质易伴胁胀脉弦。不同体质胎停的病机各异,需辨证施治。

诊断时需综合四诊信息,避免单一判断。胎停后需及时干预,调理气血以恢复胞宫功能。饮食宜温补忌生冷,情志需保持平和,后续妊娠前建议系统调理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