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感染性关节炎怎么治疗

2025.07.23 08:37

感染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关节引流、镇痛与抗炎、关节固定与康复锻炼、营养支持与免疫调节。具体分析如下:

1.抗生素治疗:根据病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针对性抗生素,早期足量使用是关键。对于细菌性感染,静脉给药更有效,疗程通常持续数周至数月。若病原体不明确,可经验性选用广谱抗生素,待结果调整方案。结核性关节炎需长期联合抗结核药物,真菌感染则需抗真菌治疗。

2.关节引流:通过穿刺或手术清除关节内脓液,减少病原体负荷和关节压力。穿刺引流适用于早期轻症,每日或隔日进行。若脓液黏稠或关节结构破坏,需手术切开引流并冲洗。术后留置导管持续引流,必要时注入抗生素。

3.镇痛与抗炎: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和肿胀,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阿片类药物。糖皮质激素谨慎用于炎症剧烈者,需结合抗生素避免感染扩散。冷敷减轻急性期肿胀,后期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4.关节固定与康复锻炼:急性期用支具或石膏固定关节,避免活动加重损伤。炎症控制后逐步进行被动和主动锻炼,恢复关节功能。物理治疗如超声波或电疗辅助改善活动度,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5.营养支持与免疫调节:高蛋白饮食促进组织修复,补充维生素C和锌增强免疫力。慢性病或营养不良者需静脉营养支持。免疫缺陷患者需评估基础疾病,针对性使用免疫调节剂。

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体温和关节症状变化,定期复查血液和影像学指标。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过早停药,防止复发或转为慢性。保持关节保暖,减少负重活动,戒烟限酒以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