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经常吃胃药有哪些危害

2025.02.03 10:42

经常吃胃药可能会有产生耐药性、影响营养物质吸收、打乱肠道菌群平衡、引发不良反应、加重肝肾负担等危害。具体分析如下:

1.产生耐药性:如果长期使用同一种胃药,胃部的病菌或异常细胞可能会逐渐适应这种药物,从而使药物的疗效降低。例如,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长期使用一种抗生素类胃药,幽门螺杆菌可能会发生变异,对该药物不再敏感,导致后续治疗更加困难。

2.影响营养物质吸收:某些胃药会干扰人体对营养物质的正常吸收过程。比如抑酸药,会抑制胃酸分泌,而胃酸在食物消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铁、钙、维生素B12等营养物质的吸收。长期使用抑酸药可能会导致缺铁性贫血、骨质疏松等问题,因为铁需要在酸性环境下转化为可吸收的形式,钙的吸收也与胃酸有关,维生素B12则需要胃酸来释放以便吸收。

3.打乱肠道菌群平衡:胃药可能会对肠道菌群产生影响。像抗生素类胃药在杀灭胃部有害菌的同时,也可能会误杀肠道内的有益菌。肠道菌群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参与食物消化、合成维生素、调节免疫系统等功能。一旦菌群平衡被打乱,可能会出现腹泻、便秘、腹胀等消化功能紊乱的症状,还可能影响整体免疫力。

4.引发不良反应:不同类型的胃药都有各自可能的不良反应。例如,铝碳酸镁等抗酸药可能会引起便秘、稀便、口干和食欲缺乏等症状;促胃肠动力药可能导致腹痛、腹泻、口干等。长期服用胃药,这些不良反应发生的频率可能会增加,对身体造成持续的不良影响。

5.加重肝肾负担:大多数药物都需要经过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胃药也不例外。长期服用胃药会使肝脏和肾脏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增加负担。如果本身肝肾功能就不太好的患者,长期服用胃药可能会进一步损害肝肾功能,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排毒功能。

在使用胃药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不要自行长期用药。如果胃部不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重新评估病情和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