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文笙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三级甲等 口腔科

磨牙一晚上是怎么回事

2025.09.30 16:08

夜间磨牙是一种无意识的咀嚼肌收缩行为,医学上称为磨牙症,主要表现为睡眠中牙齿紧咬或摩擦,发出明显声响。这种现象可能由多种因素共同引发,包括心理压力、牙齿咬合异常、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或药物副作用等。长期磨牙不仅会损伤牙釉质,还可能引发颞下颌关节疼痛和头痛等问题。

磨牙症的成因复杂,心理因素占据重要地位。焦虑、紧张或过度疲劳时,大脑可能通过夜间磨牙释放压力。牙齿排列不齐或咬合关系异常也会导致下颌试图通过磨动调整咬合位置。某些抗抑郁药物或兴奋剂类药物可能干扰神经传导,间接诱发磨牙。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常伴随磨牙现象,可能与缺氧导致的神经反射有关。儿童磨牙多与生长发育期牙弓变化或寄生虫感染相关,但后者在现代卫生条件下已较少见。

长期磨牙需及时干预,避免牙齿磨损或关节损伤。建议首先排查压力源,通过放松训练或心理咨询缓解情绪问题。口腔科检查能明确是否存在咬合异常,必要时佩戴定制牙垫保护牙齿。避免睡前摄入咖啡因或酒精,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若怀疑药物副作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记录磨牙频率和伴随症状有助于医生精准判断病因,切勿自行长期使用止痛药掩盖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