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为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什么是黄体功能不足

2025.04.29 08:07

黄体功能不足是指卵巢黄体分泌孕酮不足或黄体期缩短,导致子宫内膜发育不良,可能影响受精卵着床或早期妊娠维持的一种内分泌失调症状。这种情况常见于育龄女性,与不孕、早期流产等生育问题密切相关。黄体功能不足的病因复杂,可能涉及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异常、卵泡发育不良、高泌乳素血症或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基础疾病。

黄体功能不足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月经周期缩短、经前期点滴出血、基础体温升高不足或持续时间短。诊断需结合血清孕酮水平检测、子宫内膜活检及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孕酮是维持妊娠的关键激素,若黄体期孕酮分泌不足,子宫内膜无法充分转化,胚胎着床环境恶化,即使成功受孕也可能因激素支持不足导致流产。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仅在反复流产或不孕检查中发现。现代医学认为,黄体功能不足与卵泡期FSH分泌不足、黄体细胞对LH敏感性下降等因素相关,生活方式、精神压力及过度运动等也可能诱发。

确诊黄体功能不足需排除其他内分泌疾病,避免仅凭单一孕酮值判断。治疗多采用黄体支持疗法,如补充天然孕酮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但需严格监测用药剂量与时间。患者应记录基础体温曲线,避免黄体期剧烈运动,保证充足营养摄入。部分黄体功能不足属于暂时性生理变化,过度干预可能干扰自身内分泌调节。反复流产患者需全面评估染色体、免疫等因素,而非单纯归因于黄体功能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