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需要在家中常备哪些感冒药

2025.04.01 08:51

在家中常备的感冒药包括解热镇痛药、抗组胺药、止咳药、祛痰药和鼻减充血剂。具体分析如下:

1.解热镇痛药:解热镇痛药是治疗感冒时常用的药物,主要用于缓解发热和头痛等症状。常见的解热镇痛药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降低体温并减轻疼痛。对乙酰氨基酚对胃肠道刺激较小,适合大多数人群使用,但需注意避免过量使用以防肝损伤。布洛芬具有抗炎作用,适合伴有炎症反应的感冒患者,但长期使用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

2.抗组胺药:抗组胺药主要用于缓解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和打喷嚏等症状。这类药物通过阻断组胺受体,减少血管扩张和分泌物产生。第一代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具有镇静作用,适合夜间使用以改善睡眠质量。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副作用较少,适合白天使用。抗组胺药对缓解过敏症状也有一定效果,但需注意避免与其他镇静药物合用。

3.止咳药:止咳药用于缓解感冒引起的干咳症状。中枢性止咳药如右美沙芬通过抑制咳嗽中枢发挥作用,适合无痰干咳患者。外周性止咳药如苯丙哌林通过抑制咳嗽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发挥作用,适合伴有轻度痰液的咳嗽患者。止咳药不宜长期使用,以免掩盖病情。对于有痰咳嗽,应优先使用祛痰药而非止咳药。

4.祛痰药:祛痰药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痰多、咳痰困难等症状。这类药物通过增加呼吸道分泌物或降低痰液黏稠度,促进痰液排出。黏液溶解剂如乙酰半胱氨酸能分解痰液中的黏蛋白,降低痰液黏稠度。刺激性祛痰药如氨溴索能刺激胃黏膜反射性增加呼吸道分泌,稀释痰液。祛痰药需配合多饮水以增强效果,但需注意避免与中枢性止咳药合用。

5.鼻减充血剂:鼻减充血剂用于缓解感冒引起的鼻塞症状。这类药物通过收缩鼻腔血管,减少黏膜充血和肿胀。局部鼻减充血剂如羟甲唑啉喷雾剂起效快,但连续使用不宜超过一周,以免引起反跳性鼻塞。口服鼻减充血剂如伪麻黄碱作用时间较长,但可能引起血压升高和失眠等副作用。鼻减充血剂对缓解鼻窦炎症状也有一定效果,但需谨慎使用。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多由病毒感染引起。除了药物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对预防和缓解感冒症状也至关重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感冒患者,勤洗手,适当锻炼,保证充足睡眠,多饮水,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都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减少感冒发生。对于症状较重或持续时间较长的感冒,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