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善闻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泌尿感染会引起尿隐血吗

2025.07.22 14:34

泌尿感染确实可能引起尿隐血。泌尿系统感染时,炎症反应可能导致尿路黏膜充血、水肿甚至破损,红细胞进入尿液中,从而检测出尿隐血阳性。这种情况在膀胱炎、尿道炎等感染中较为常见,尤其是伴随明显尿频、尿急、尿痛症状时,尿隐血的可能性更高。

泌尿感染引发尿隐血的机制与感染部位和严重程度相关。例如,膀胱感染时,炎症直接刺激膀胱壁黏膜,导致微小血管破裂;肾盂肾炎则可能因肾实质受累,使红细胞通过肾小球或肾小管进入尿液。某些病原体如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也可能损伤尿路上皮,加重出血风险。尿隐血的检测通常通过试纸法或显微镜检查确认,若同时存在白细胞升高和细菌尿,可进一步支持感染诊断。但需注意,尿隐血并非感染的特异性表现,其他疾病如结石、肿瘤或凝血功能障碍也可能导致类似结果。

出现尿隐血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泌尿感染需结合症状、尿常规、尿培养等综合判断,避免自行用药延误治疗。治疗期间应多饮水、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以减轻尿路刺激症状。若尿隐血持续存在或伴随发热、腰痛等,需警惕复杂性感染或合并其他疾病,必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女性需注意避免阴道分泌物污染尿标本,男性则需排除前列腺疾病干扰。规范抗感染治疗后,尿隐血多随炎症控制逐渐消失,若未改善需进一步排查非感染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