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什么是耐药肺结核

2024.11.12 10:44

耐药肺结核是指结核分枝杆菌对一种或多种抗结核药物产生耐药性的肺结核病。

在正常情况下,肺结核患者按照标准的抗结核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药物能够有效地抑制或杀死结核分枝杆菌,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当结核分枝杆菌发生变异时,就可能对原本有效的抗结核药物不再敏感,这就导致了耐药肺结核的出现。耐药肺结核的产生主要与不规范的治疗有关,比如患者自行停药、漏服药物或者使用了不正规的治疗方案等。这些行为使得结核分枝杆菌没有被彻底消灭,反而在药物的压力下发生适应性改变,逐渐产生耐药性。

耐药肺结核的危害非常严重。一方面,对于患者自身而言,治疗难度大大增加。由于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常规的抗结核药物无法发挥作用,需要使用二线抗结核药物,这些药物往往副作用更大,治疗周期更长,通常可达18-24个月甚至更久,而且治愈率较低。另一方面,从公共卫生角度来看,耐药肺结核患者在咳嗽、打喷嚏等过程中排出的耐药结核菌,更容易传播给他人,被感染的人一旦发病,也往往是耐药肺结核,这就增加了耐药结核菌在人群中的传播风险,对整个社会的结核病防控工作带来巨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