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原发性肝癌的概述

2025.01.17 14:41

原发性肝癌是指起源于肝脏细胞的癌症,最常见的类型是肝细胞癌。它通常发生在肝脏已经存在慢性疾病的患者中,如肝炎病毒感染、肝硬化等。原发性肝癌在全球范围内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在东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其发病率较高。

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机制复杂,主要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病毒感染、酒精滥用、肥胖、糖尿病以及某些遗传性疾病等。肝炎病毒,特别是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是导致肝癌的重要病因。慢性肝炎会导致肝脏的炎症和纤维化,最终发展为肝硬化,而肝硬化则是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肝细胞癌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患者可能在体检中偶然发现肝脏肿块,或在出现明显症状时已处于晚期。常见症状包括腹痛、体重减轻、食欲减退、黄疸等。由于其早期诊断困难,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不可手术的阶段,早期筛查和监测对于高风险人群尤为重要。

在预防和治疗方面,原发性肝癌的管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肝脏功能。对于高风险人群,如慢性肝炎患者,定期进行肝脏超声检查和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早期发现肝癌。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局部消融、放疗和靶向治疗等,具体方案需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及患者的肝功能等因素进行个体化选择。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还需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酒精和有害物质的摄入,定期复查,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心理支持和营养管理也是治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原发性肝癌的早期发现和综合管理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