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艾滋病传染途径有哪些

2025.03.11 11:56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共用注射器传播、器官移植或输血传播。具体分析如下:

1.性接触传播: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精液、阴道分泌物中,通过无保护的性行为传播。性行为过程中,病毒通过黏膜或微小伤口进入健康人体内。男男性行为、异性性行为均可能传播,风险与性伴侣数量、是否使用安全套等因素相关。预防措施包括正确使用安全套、减少性伴侣数量、定期检测等。

2.血液传播: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中,通过输血、共用注射器、血液制品等方式传播。非法采血、不规范输血、共用针具吸毒等行为风险极高。医疗机构需严格执行血液筛查制度,个人应避免共用针具,确保医疗器械消毒彻底。

3.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母亲可能在怀孕、分娩或哺乳过程中将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未经干预的母婴传播率可达30%以上。通过抗病毒治疗、剖宫产、人工喂养等措施,可将传播风险降至2%以下。孕妇应尽早进行艾滋病检测,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4.共用注射器传播:静脉注射毒品者共用注射器是艾滋病传播的重要途径。注射器中的微量血液可能携带病毒,直接进入血液循环。预防措施包括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参与针具交换项目、接受戒毒治疗等。相关部门应加强毒品管控,提供安全注射指导。

5.器官移植或输血传播:接受感染者的器官或血液制品可能导致艾滋病传播。现代医疗技术已能有效筛查供体,但仍需警惕窗口期感染。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供体筛查制度,确保血液和器官安全。受者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相关治疗。

艾滋病传播途径多样,但均可通过科学预防措施有效控制。公众应提高防范意识,医疗机构需严格执行相关规范,共同遏制艾滋病传播。早期检测、及时治疗、规范行为是预防艾滋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