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鼻中隔软骨有什么作用

2025.10.20 17:59

鼻中隔软骨具有支撑鼻腔结构、维持鼻腔形态、辅助调节气流、参与声音共鸣、减轻头部震动冲击等作用。具体分析如下:

1.支撑鼻腔结构:鼻中隔软骨位于鼻腔中部,与筛骨垂直板及犁骨共同构成鼻中隔骨架,确保鼻腔通道的稳定性。若软骨缺失或变形,可能导致鼻腔塌陷或通气障碍,影响呼吸功能。软骨的韧性使其能适应外力冲击,避免骨骼直接受损。

2.维持鼻腔形态:软骨的弧度与厚度直接影响鼻部外观及内部空间分布。发育正常的鼻中隔软骨能保持鼻腔对称性,避免因偏曲引发鼻塞或分泌物滞留。其形态稳定性对鼻部整形手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3.辅助调节气流:气流通过鼻腔时,鼻中隔软骨与黏膜共同形成湍流,增加空气与黏膜接触面积,促进加温加湿。软骨的弧度可引导气流方向,减少直接冲击对鼻咽部的刺激,提升呼吸舒适度。

4.参与声音共鸣:鼻腔是发声共鸣腔的重要组成部分,鼻中隔软骨的结构影响共鸣效果。软骨位置异常可能导致鼻音过重或沉闷,尤其在发高音时需依赖鼻腔共振,软骨的完整性对语音清晰度至关重要。

5.减轻头部震动冲击:软骨的弹性可缓冲运动或外力对颅面的震动,分散压力至周围骨骼。例如跑步时,软骨能吸收部分地面反作用力,降低对鼻窦及颅底的直接冲击,起到保护作用。

鼻中隔软骨的异常可能引发多种功能障碍,需通过专业检查评估。日常避免外力撞击鼻部,出现持续鼻塞或出血应及时就医。软骨损伤的修复需结合形态与功能需求,不可盲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