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雯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瘀血发热的特点

2024.12.05 08:11

瘀血发热的特点为午后或夜晚发热,或自觉身体某些部位发热,口燥咽干,但不欲饮,肢体或躯干有固定痛处或肿块,面色萎黄或晦暗,舌质青紫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或涩。

从其机制来看,瘀血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壅遏不通,因而引起发热。午后和夜晚属阴,血亦属阴,此时瘀血内阻,气血郁滞更甚,故发热在午后或夜晚较为明显。瘀血内停,津液不能上承,所以口燥咽干,但体内并非真正津亏,所以不欲饮。瘀血停着之处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故有固定痛处;若瘀血凝聚成块,则可见肿块。气血瘀滞,不能上荣于面,故面色萎黄或晦暗。舌质青紫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或涩都是瘀血内阻的典型舌脉象表现。

在临床诊断中,瘀血发热需要与其他类型的发热相鉴别。例如阴虚发热,阴虚发热多为潮热盗汗,五心烦热,两颧潮红,伴有腰膝酸软等肾阴虚的表现,而瘀血发热无这些阴虚的典型症状。气虚发热则表现为发热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剧,伴有倦怠乏力、少气懒言等气虚症状,与瘀血发热的表现有明显差异。瘀血发热在治疗上以活血化瘀为主,根据具体的兼证适当配伍清热、养血等药物,如血府逐瘀汤等方剂在瘀血发热的治疗中就较为常用。同时,在生活中,瘀血发热患者应注意避免外伤,保持情志舒畅,以免加重瘀血阻滞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