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尿道黏膜破损怎么办

2025.11.03 22:12

尿道黏膜破损需及时就医检查、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刺激性行为、遵医嘱使用药物、多饮水促进排尿。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检查:尿道黏膜破损可能伴随感染或出血,需通过专业检查明确损伤程度。医生会根据情况选择尿常规、尿道镜等检查手段,必要时进行细菌培养以排除感染。若存在严重撕裂或出血,可能需缝合或介入治疗,避免继发尿道狭窄等并发症。

2.保持局部清洁干燥:破损后尿道易受细菌侵袭,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及尿道口,避免使用肥皂或强效清洁剂。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减少摩擦和潮湿环境。排尿后可用无菌纱布轻拭,防止尿液残留刺激创面。

3.避免刺激性行为:短期内禁止性生活、剧烈运动或骑跨动作,防止黏膜二次损伤。减少摄入辛辣、酒精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尿道充血。咳嗽或排便时避免用力,降低腹压对尿道的冲击。

4.遵医嘱使用药物:根据病因可能开具抗生素预防感染,如左氧氟沙星。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局部涂抹促进修复的凝胶。若存在尿道痉挛,需使用解痉药物缓解排尿不适。

5.多饮水促进排尿: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mL以上,稀释尿液并增加排尿频率,减少细菌滞留。但需避免憋尿,排尿时可稍前倾身体减轻压力。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黏膜修复能力。

出现发热、持续血尿或排尿困难需立即复诊。治疗期间避免自行使用偏方或中断用药,定期复查确保黏膜愈合。日常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及排尿感受,异常时及时反馈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