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引起肝硬化的病因都有哪些

2024.12.03 11:33

引起肝硬化的病因主要有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胆汁淤积、药物或化学毒物等。具体分析如下:

1.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中的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导致肝硬化的常见原因。这些病毒长期在肝脏内复制,会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造成肝细胞持续受损、坏死,肝脏在自我修复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纤维组织增生,进而发展为肝硬化。预防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硬化,关键在于预防病毒感染,如接种乙肝疫苗等,对于已感染患者要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

2.酒精性肝病:长期大量饮酒是酒精性肝病的主要病因,进而可发展为肝硬化。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对肝细胞有直接毒性作用,能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坏死,刺激肝脏内纤维组织增生。减少酒精摄入是避免酒精性肝硬化的根本方法,对于已经出现酒精性肝病的患者,戒酒是首要的干预措施。

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主要与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脂血症等因素有关。过多的脂肪在肝脏内堆积,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炎症反应,进一步发展为肝纤维化,最终导致肝硬化。改善生活方式,如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减轻体重等对预防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至关重要。

4.胆汁淤积: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汁淤积,如肝内外胆管结石、胆管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胆汁排泄不畅,胆汁中的胆盐等成分会对肝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导致肝细胞损伤、坏死,刺激肝内纤维组织增生,从而引发肝硬化。针对胆汁淤积的病因进行治疗,如解除胆管梗阻等是关键。

5.药物或化学毒物:某些药物如甲氨蝶呤、异烟肼等,以及长期接触化学毒物如四氯化碳、砷等,可损伤肝细胞,引起肝脏炎症反应,长期作用下可导致肝纤维化,最终发展为肝硬化。在使用可能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时,应严格遵循医嘱,避免滥用药物,减少接触化学毒物的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有肝脏疾病家族史或高危因素的人群,以便早期发现肝脏异常并及时干预。同时,对于患有肝脏疾病的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