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急性动脉栓塞的治疗

2025.03.24 17:51

急性动脉栓塞的治疗包括及时诊断与评估、抗凝治疗、溶栓治疗、手术取栓以及术后管理与康复。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诊断与评估:急性动脉栓塞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通过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血管造影迅速明确栓塞部位和范围。评估患者全身状况,包括心功能、肾功能及凝血状态,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及时诊断有助于减少组织缺血时间,降低截肢风险。

2.抗凝治疗:抗凝治疗是急性动脉栓塞的基础治疗,常用药物包括肝素和华法林。肝素可迅速抑制血栓扩展,华法林则用于长期抗凝。抗凝治疗可防止血栓进一步扩大,降低复发风险,但需密切监测凝血功能,避免出血并发症。

3.溶栓治疗:溶栓治疗适用于部分患者,通过静脉或动脉内注射溶栓药物如尿激酶溶解血栓。溶栓治疗可恢复血流,减少组织损伤,但存在出血风险,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并在严密监护下进行。

4.手术取栓:对于溶栓治疗无效或禁忌的患者,手术取栓是重要选择。通过导管或开放手术直接取出血栓,迅速恢复血流。手术取栓适用于大血管栓塞或严重缺血的患者,可有效挽救肢体功能,但需评估手术风险和患者耐受性。

5.术后管理与康复:术后管理包括抗凝治疗、感染预防及肢体功能康复。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肢体血运,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和功能锻炼,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急性动脉栓塞的治疗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手段,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安全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