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出血怎么治疗比较好

2025.02.23 12:28

胃出血的治疗包括补充血容量、药物治疗、内镜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补充血容量:补充血容量是胃出血治疗的重要环节。当出现胃出血时,患者可能因失血而出现休克等严重情况。通过快速输入晶体液、胶体液或输血等方式补充血容量,可以纠正休克,维持重要脏器的灌注。一般先输入晶体液如生理盐水等,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输血。输血指征包括血红蛋白低于70g/L等情况。同时,在补充血容量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尿量等,以评估治疗效果并调整治疗方案。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胃出血的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常用药物包括抑酸药、止血药等。抑酸药如质子泵抑制剂,可以提高胃内的pH值,有利于止血。通过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破损处的刺激,促进凝血块的形成和稳定。止血药如氨甲环酸等,可以通过抑制纤维蛋白溶解来达到止血的目的。对于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出血,还需要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一般采用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和两种抗生素联合使用的方案。

3.内镜治疗:内镜治疗是胃出血治疗的有效手段。在患者病情相对稳定时,可尽快进行内镜检查。如果发现出血病灶,可以在内镜下进行止血操作。例如,通过注射肾上腺素等药物到出血部位周围,使局部血管收缩达到止血目的;还可以使用热探头、高频电凝等方法,使出血部位的组织凝固,封闭血管止血;另外,金属夹止血也是常用的方法,通过在内镜下将金属夹夹闭出血的血管来止血。内镜治疗具有创伤小、止血效果确切等优点,能够直接针对出血病灶进行处理。

4.介入治疗:介入治疗适用于一些经药物和内镜治疗无效或者不适合进行内镜治疗的患者。例如,通过血管造影找到出血的血管,然后进行栓塞治疗,将栓塞剂注入出血的血管,阻断血流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这种方法对于一些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情况可能有较好的效果。但介入治疗也存在一定风险,如可能导致栓塞部位组织缺血坏死等并发症,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并在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

5.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胃出血较为严重情况下的选择。当患者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经过其他治疗方法无法有效止血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例如,对于胃溃疡引起的大量出血,可能需要进行胃大部切除术等手术方式。手术可以直接去除出血病灶,但手术风险较大,术后可能出现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需要在术前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权衡手术的利弊。

胃出血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饮食上要遵循医嘱,在出血活动期可能需要禁食,之后根据恢复情况逐渐从流食过渡到正常饮食。同时,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各项检查和治疗,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