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日常生活中需要怎么预防房颤

2024.11.27 15:55

预防房颤应注重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合理用药、管理慢性病和避免情绪波动:

1.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是预防房颤的基础。这意味着要均衡饮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减少高脂、高盐、高糖摄入;规律运动,如散步、游泳、太极等,增强心肺功能;戒烟限酒,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保持适当体重,防止肥胖引发心脏负担。

2.定期体检:房颤早期可能无症状,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特别是中老年人,应重视心脏检查,如心电图、心脏超声等,以便及时发现心律失常问题。对于有房颤家族史的人群,更应加强监测,以便及早干预。

3.合理用药:遵循医生建议,合理使用药物。对于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按时服药,控制病情,降低房颤发生的风险。某些药物可能引发房颤,如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管理慢性病: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是房颤的重要诱因。积极治疗这些慢性病,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在正常范围内,有助于降低房颤风险。

5.避免情绪波动:情绪波动可导致心脏负担加重,诱发房颤。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激动等情绪,对预防房颤具有重要意义。

预防房颤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包括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合理用药、管理慢性病和避免情绪波动。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降低房颤的发生风险,保障心脏健康。房颤的预防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关注心脏健康,发现问题及时就医,确保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