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怎样治疗

2025.03.07 20:05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硝酸酯类药物应用、β受体阻滞剂使用、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以及血运重建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抗凝药物如肝素可阻止血液凝固,减少血栓扩展。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有效预防心肌梗死进展,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出血风险,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2.硝酸酯类药物应用:硝酸甘油等药物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症状。同时可降低心脏前负荷,减轻心脏负担。使用时需注意血压变化,避免低血压发生。对于持续性胸痛患者,可静脉给药以快速缓解症状。

3.β受体阻滞剂使用:美托洛尔等药物可降低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同时可抑制交感神经兴奋,预防心律失常。使用时需从小剂量开始,逐步调整至目标剂量。对于有禁忌证的患者需谨慎使用。

4.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阿托伐他汀等药物可降低血脂水平,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同时具有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治疗过程中需定期监测肝功能,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5.血运重建治疗:对于高危患者,可考虑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以恢复心肌血流灌注。术前需充分评估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方式。术后需密切监测,预防并发症发生。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治疗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在急性期,以缓解症状、稳定病情为主;在恢复期,以预防复发、改善预后为目标。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患者需积极配合治疗,改善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