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急迫性尿失禁是怎么回事

2024.12.19 08:44

急迫性尿失禁主要由膀胱过度活动、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系统感染、前列腺疾病、药物副作用等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膀胱过度活动:膀胱肌肉不自主收缩,导致突然产生强烈的排尿冲动。可能与膀胱感觉过敏、膀胱肌肉功能异常等有关。病因包括长期憋尿、年龄增长、女性绝经后激素变化等。对于膀胱过度活动引起的急迫性尿失禁,可通过膀胱训练,如定时排尿,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来改善膀胱功能。

2.神经系统疾病:像脑血管意外、脑肿瘤、脊髓损伤等神经系统病变,会影响神经对膀胱的控制。神经传导受阻或异常信号传导,使膀胱失去正常的神经支配而出现功能紊乱。针对这种情况,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的神经系统疾病,例如通过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改善神经功能。

3.泌尿系统感染:细菌感染泌尿系统,炎症刺激膀胱黏膜,使膀胱处于易激惹状态。常见的感染菌如大肠杆菌等。患者除了急迫性尿失禁外,还可能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生素消除感染,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多喝水多排尿。

4.前列腺疾病:男性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炎时,前列腺肿大压迫尿道,同时也会影响膀胱功能。前列腺增生多与年龄和雄激素水平有关,前列腺炎可能与细菌感染、不良生活习惯等有关。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前列腺疾病有助于缓解急迫性尿失禁症状。

5.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利尿剂、抗胆碱酯酶药等可能导致急迫性尿失禁。这些药物会影响尿液生成或膀胱肌肉的正常功能。如果是药物副作用引起的,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急迫性尿失禁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合理饮食等,对改善症状也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