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便秘有哪些原因引起的

2025.02.10 14:32

便秘可能由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精神心理因素、肠道疾病、药物副作用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不良饮食习惯:不良的饮食结构,如膳食纤维摄入过少,会导致粪便体积减小,肠道蠕动减慢。过多食用精细食物、肉类,而忽视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纤维食物的摄入,容易引发便秘。另外,饮水不足也会使大便干结,难以排出。肠道内水分不足,无法有效软化粪便,从而增加排便困难。

2.缺乏运动:长期缺乏运动,身体的新陈代谢减缓,肠道肌肉的蠕动能力也会随之下降。特别是久坐不动的人群,如办公室职员,肠道蠕动缺乏足够的动力,使得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最终导致便秘。

3.精神心理因素: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压力大的状态下,会影响神经系统对肠道的调节。例如,压力可能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肠道蠕动。情绪问题还可能影响胃肠激素的分泌,打乱正常的消化和排便节律,进而引发便秘。

4.肠道疾病:一些肠道疾病如肠息肉、肠道肿瘤等,可能阻塞肠道,阻碍粪便的正常通行。炎症性肠病会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肠道黏膜受损,肠道功能紊乱。另外,肠道神经肌肉病变,如先天性巨结肠,会使肠道神经节细胞缺失,造成肠道持续痉挛,粪便淤滞于近端结肠,引起便秘。

5.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引起便秘的副作用。例如,一些抗抑郁药、抗组胺药、钙通道阻滞剂等。这些药物会影响肠道的神经传导或肌肉收缩功能。像阿片类镇痛药,可直接抑制肠道蠕动,减少肠液分泌,使粪便干结,从而导致便秘。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并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同时,要适当进行运动,避免长时间久坐。学会调节情绪,减轻精神压力。如果便秘持续不缓解或伴有腹痛、便血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肠道疾病的可能。在使用可能引起便秘副作用的药物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相应措施预防便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