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等渗性失水要怎么补液

2025.02.09 16:44

等渗性失水补液应补充等渗溶液、根据失水量计算补液量、注意电解质平衡、适当补充日需要量、边补液边观察。具体分析如下:

1.补充等渗溶液:等渗性失水时,补充等渗溶液可快速纠正细胞外液的丢失。常用的等渗溶液如0.9%氯化钠溶液或复方氯化钠溶液。等渗溶液输入后,能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保持一致,使细胞外液的容量得到补充,避免因渗透压差异导致细胞的脱水或水肿。

2.根据失水量计算补液量:准确评估失水量是关键。一般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如口渴程度、皮肤弹性、尿量等,结合体重下降情况来估算失水量。轻度失水时失水量约为体重的2%-3%,中度为4%-6%,重度则超过6%。按照估算的失水量进行补液,以恢复正常的体液容量。

3.注意电解质平衡:等渗性失水虽然主要是水和钠按比例丢失,但在补液过程中仍需关注其他电解质的平衡。例如钾离子,在补液后随着尿量的增加,肾脏排钾增多,可能出现低钾血症,需要适时补充。同时,也要注意镁、钙等电解质的情况,必要时进行检测和补充。

4.适当补充日需要量:除了补充已经丢失的液体量,还需要考虑患者的日生理需要量。包括水、钠、钾等物质的摄入,以维持机体正常的代谢功能。一般成人每日生理需要量约为2000-2500ml的水,以及一定量的钠、钾等电解质。

5.边补液边观察:在补液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各项指标的变化。如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呼吸等、精神状态、尿量等。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肺部啰音等情况,可能提示补液过快或过量,需要及时调整补液速度和量。

在等渗性失水补液时,要避免补液速度过快,防止发生急性肺水肿等并发症。同时,对于有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补液时更应谨慎,根据脏器功能调整补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