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股骨干骨折的临床表现

2025.07.23 08:36

股骨干骨折主要表现为局部剧烈疼痛、患肢活动受限及负重困难、骨折处明显肿胀与淤血、可能出现肢体畸形或异常活动、通过影像学检查可明确骨折类型及移位程度。具体分析如下:

1.局部剧烈疼痛:股骨干骨折后,骨折断端刺激周围神经末梢,引发持续性锐痛。疼痛在活动或触碰时加剧,患者常因疼痛拒绝移动患肢。触诊骨折部位压痛明显,叩击足跟可诱发骨折处传导痛。

2.患肢活动受限及负重困难:由于骨折导致骨骼连续性中断,下肢无法完成正常屈伸或旋转动作。患者无法站立或行走,被动活动时疼痛剧烈。若骨折端移位明显,可能出现假关节活动。

3.骨折处明显肿胀与淤血:骨折后局部血管破裂,血液及组织液渗出形成血肿,表现为皮肤紧绷、发亮。皮下淤血随时间扩散,可能蔓延至大腿甚至膝部。肿胀严重时可压迫神经血管,需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

4.可能出现肢体畸形或异常活动:骨折端移位可导致患肢缩短、成角或旋转畸形。触诊可能感知骨擦感,异常活动是骨折的特异性表现,但需谨慎检查避免二次损伤。

5.通过影像学检查可明确骨折类型及移位程度:X线平片是首选检查,需包含正侧位以评估骨折线方向、粉碎程度及移位情况。复杂骨折可结合CT三维重建,进一步明确关节受累或隐匿性骨折。

股骨干骨折需避免随意搬动患肢,防止骨折端损伤血管神经。早期固定可减轻疼痛并减少并发症风险。观察末梢血运及感觉变化,警惕脂肪栓塞综合征。康复训练需循序渐进,避免过早负重影响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