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受伤能不能引起骨质增生

2025.08.04 15:56

受伤确实可以引起骨质增生。骨质增生是指骨组织在某些刺激下过度生长,通常表现为骨骼的增厚或骨刺的形成。受伤后,身体会通过一系列生理反应来修复受损的部位,这个过程有时会导致骨质增生的发生。

在受伤后,身体会启动自我修复机制。骨骼在受到外力冲击或损伤时,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加,炎症反应随之产生。这种炎症反应会释放出多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刺激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在某些情况下,尤其是当受伤部位的负荷增加或恢复不当时,骨组织可能会过度生长,从而形成骨质增生。长期的机械刺激,如关节磨损或慢性损伤,也可能导致骨质增生的形成。常见的情况包括关节炎患者在关节受损后,骨骼周围的骨组织因应对压力而增生,形成骨刺,进一步加重关节的疼痛和功能障碍。

在关注骨质增生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关键因素。首先,及时就医和进行适当的影像学检查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明确骨质增生的程度及其对周围组织的影响。其次,合理的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有助于恢复受伤部位的功能,减少不必要的负担,降低骨质增生的风险。保持适度的运动,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稳定性,也能有效预防骨质增生的发生。饮食中应注意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以支持骨骼健康。避免过度使用受伤部位,合理安排休息时间,确保身体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我修复。对于已经出现骨质增生的情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如药物治疗或手术,能够有效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关注受伤后的身体变化,并采取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对于避免骨质增生的发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