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胎盘钙化是怎么回事

2025.04.16 11:03

胎盘钙化是妊娠期常见的生理或病理现象,主要与胎盘自然老化、母体钙磷代谢异常、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感染或炎症刺激、吸烟或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胎盘自然老化:随着妊娠进展,胎盘逐渐成熟并出现退行性变,钙盐沉积是老化过程中的常见表现。妊娠晚期胎盘功能减退,局部缺血缺氧可能导致钙化灶形成,通常属于生理现象,但过度钙化可能影响胎儿营养交换。

2.母体钙磷代谢异常:孕妇体内钙磷比例失衡或维生素D代谢紊乱时,血液中钙离子浓度升高,易在胎盘绒毛间隙或基底膜沉积。甲状旁腺功能异常或慢性肾病等基础疾病可能加剧这一过程。

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血压导致胎盘血管痉挛和内皮损伤,局部微循环障碍引发组织缺血坏死,坏死区域随后钙化。子痫前期患者胎盘钙化程度常与病情严重性相关。

4.感染或炎症刺激:胎盘受到细菌或病毒感染后,炎性因子释放诱发局部组织变性,修复过程中纤维化和钙盐沉积同时发生。例如绒毛膜羊膜炎可能加速胎盘钙化进展。

5.吸烟或不良生活习惯: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直接损伤胎盘血管,减少血流灌注并促进氧化应激反应,长期吸烟者胎盘钙化风险显著增加。营养不良或缺乏运动也可能间接影响胎盘健康。

胎盘钙化的临床意义需结合孕周和胎儿发育综合评估。轻度钙化通常无需干预,但广泛钙化可能提示胎盘功能不足,需加强监测胎儿生长及血流状况,必要时采取医学措施保障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