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引起呕血的常见疾病有哪些

2025.02.27 08:37

引起呕血的常见疾病有胃溃疡、食管静脉曲张、胃癌、急性胃炎、消化道出血。具体分析如下:

1.胃溃疡:胃溃疡是指胃黏膜受到损伤,形成溃疡,常伴有胃酸分泌过多。溃疡的形成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过度饮酒等因素有关。患者常常感到上腹部疼痛,尤其在进食后加重。若溃疡破裂或出血,可能导致呕血,血液呈暗红色或咖啡色,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及时就医和治疗是防止病情加重的关键。

2.食管静脉曲张:食管静脉曲张主要是由于肝硬化导致的门静脉高压,食管下段的静脉因压力增高而扩张。曲张的静脉壁薄弱,容易破裂出血,患者可能出现呕血,血液颜色鲜红,伴随吞咽困难、胸痛等症状。此病多见于肝病患者,需通过内镜检查确认,治疗上可采取药物控制门静脉压力,必要时进行内镜下治疗。

3.胃癌:胃癌是一种恶性肿瘤,早期症状常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上腹部不适等症状。若肿瘤侵蚀血管或引起溃疡,患者可能出现呕血,血液颜色可为暗红或黑色。胃癌的诊断通常依赖内镜检查和组织活检,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早期发现和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

4.急性胃炎:急性胃炎是胃黏膜的急性炎症,常由饮食不当、感染、药物刺激等因素引起。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伴随呕血。呕血的颜色通常为暗红色,可能与胃黏膜的破损有关。治疗上主要是避免刺激性食物,使用抗酸药物和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必要时进行内镜检查。

5.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是指消化系统的任何部位发生出血,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溃疡、肿瘤、炎症等。呕血是消化道出血的一种表现,血液颜色和性质与出血部位有关。若出血发生在上消化道,血液通常为鲜红色或咖啡色,伴随其他消化道症状。诊断需要通过内镜、影像学等检查,治疗则根据出血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呕血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症状,可能预示着潜在的危及生命的疾病。患者出现呕血时应尽快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确定出血的原因并及时处理。除了上述疾病,其他因素如药物副作用、感染等也可能导致呕血,综合评估和及时干预是保障患者健康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