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脚踝肿了是骨折了吗

2025.08.11 14:18

脚踝肿胀并不一定意味着骨折,虽然肿胀是骨折的常见症状之一。脚踝肿胀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扭伤、拉伤、关节炎、感染或其他软组织损伤。在判断是否骨折时,除了肿胀,还需注意疼痛的程度、活动范围的限制以及是否有明显的畸形等症状。

在脚踝受伤后,首先应观察受伤部位的情况。如果肿胀伴随剧烈疼痛,尤其是在施加压力或尝试活动时,可能提示骨折的风险。若脚踝部位出现明显的变形或无法承重,也应引起重视。即使没有明显的骨折迹象,肿胀也可能是由于软组织损伤引起的,这种情况下,适当的休息、冰敷和抬高受伤部位有助于缓解肿胀和疼痛。若肿胀持续不退或症状加重,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必要时进行X光检查以排除骨折的可能。

在处理脚踝肿胀时,注意一些关键事项。首先,应避免过度活动,给受伤部位足够的休息时间。冰敷可以有效减轻肿胀,每次敷15至20分钟,每小时一次,尤其是在受伤后的前48小时内。抬高受伤脚踝,有助于减少血液流向受伤部位,从而减轻肿胀。饮食方面,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身体排毒和促进恢复。同时,避免食用过多的盐分,以免加重水肿。若在处理过程中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如发热、持续剧烈疼痛或肿胀加重,务必及时寻求医疗帮助。通过合理的自我护理和专业的医疗评估,可以有效判断脚踝肿胀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