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得了胃肠病怎么办

2025.01.08 13:37

得了胃肠病应及时就医、调整饮食、规律作息、舒缓情绪、避免乱用药。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胃肠病种类繁多,症状可能相似但病因不同。医生可通过问诊、检查如胃镜、肠镜等准确判断病情,是治疗的关键一步。例如胃溃疡和胃癌可能都有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只有专业检查才能区分,从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避免延误病情。

2.调整饮食:胃肠病与饮食密切相关。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减少对胃肠黏膜的刺激。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有助于胃肠蠕动,但要循序渐进。例如腹泻患者食用高纤维食物可能会加重症状,所以要根据自身胃肠状况合理调整。

3.规律作息:良好的作息对胃肠功能恢复很重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胃肠黏膜的修复。不规律的作息会打乱胃肠的生物钟,影响消化液分泌等正常生理功能。比如经常熬夜的人容易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导致胃痛、胃胀、食欲不振等问题,保持规律作息能改善这些情况。

4.舒缓情绪:情绪对胃肠病影响较大。长期的焦虑、紧张、压力会导致胃肠神经功能失调。通过放松心情、适当运动、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缓解压力,可改善胃肠不适症状。例如一些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在情绪紧张时症状会加重,而情绪放松后症状会减轻。

5.避免乱用药:自行用药可能掩盖病情或加重胃肠负担。不同的胃肠病用药不同,如抗生素不能滥用,否则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刺激胃黏膜,在未明确病因时使用可能导致胃出血等严重后果。

胃肠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不要暴饮暴食。同时要注意腹部保暖,避免着凉引发胃肠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