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消化道出血便秘怎么办

2025.02.13 07:32

消化道出血且便秘时可采取调整饮食结构、适当运动、使用缓泻剂、灌肠、积极治疗原发病等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饮食结构: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膳食纤维可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像芹菜含有丰富的纤维素,能吸收肠道内水分,使粪便松软易于排出。同时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消化道负担,影响出血部位愈合。

2.适当运动: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适量的运动。例如散步,通过身体的活动带动肠道的蠕动。运动可以刺激肠道肌肉的收缩,有助于推动粪便在肠道内移动。但要注意运动强度不能过大,避免因过度运动导致消化道出血加重。

3.使用缓泻剂: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缓泻剂,如乳果糖等。缓泻剂能使粪便变软,易于排出。乳果糖口服后在肠道内几乎不被吸收,可被肠道细菌分解成乳酸和醋酸,使肠道内pH值下降,从而刺激肠道蠕动,改善便秘症状,同时不会对消化道出血部位造成不良刺激。

4.灌肠:如果便秘严重,可考虑灌肠。灌肠液可润滑肠道、软化粪便并刺激肠道蠕动。常用的灌肠液有生理盐水等。但灌肠操作需要专业医护人员进行,要特别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避免损伤肠道黏膜,加重消化道出血。

5.积极治疗原发病:消化道出血是导致便秘的重要原因,积极治疗消化道出血的原发病,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当原发病得到有效控制后,消化道功能逐渐恢复正常,便秘情况也会随之改善。例如针对胃溃疡患者,使用抑酸药物如奥美拉唑等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从而改善整体消化道功能。

在处理消化道出血伴便秘的情况时,任何措施都要谨慎进行。如果患者正在接受止血等治疗,使用任何改善便秘的方法都要先与医生沟通,确保不会影响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如有无腹痛加重、便血增多等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