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什么叫做胆囊结石

2025.03.06 10:21

胆囊结石是指在胆囊内形成的固体物质,主要由胆固醇、胆色素或钙盐等成分组成。这些结石的大小和数量不一,可能小如沙粒,也可能大如高尔夫球。胆囊结石的形成与胆汁成分失衡、胆囊功能异常等因素密切相关,是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之一。

胆囊结石的形成过程复杂,涉及多种因素。胆汁由肝脏分泌,储存在胆囊中,用于帮助消化脂肪。当胆汁中的胆固醇或胆色素浓度过高,或胆囊排空功能出现障碍时,这些物质可能结晶并逐渐形成结石。胆固醇结石是最常见的类型,通常与高脂肪饮食、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有关。胆色素结石则多与慢性溶血性疾病或胆道感染有关。年龄、性别、遗传因素以及生活方式也可能影响胆囊结石的发生。女性、40岁以上人群以及有家族史的人群更容易患病。

胆囊结石的症状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长期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常见的症状包括右上腹疼痛,尤其是在进食油腻食物后,疼痛可能放射至肩背部,伴有恶心、呕吐、腹胀等不适。严重时,结石可能阻塞胆管,引发胆囊炎、胆管炎或胰腺炎等并发症,需及时就医。诊断胆囊结石通常通过腹部超声检查,必要时可结合CT或核磁共振成像进一步明确。

预防胆囊结石的关键在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有助于维持胆汁的正常成分。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快速减肥或长期禁食,以减少胆汁淤积的风险。定期体检,尤其是高危人群,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无症状的胆囊结石,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但需密切观察。若出现症状或并发症,医生可能建议药物治疗或手术切除胆囊。及时就医,遵循专业建议,是管理胆囊结石的重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