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胃手术肠梗阻是什么

2025.01.07 17:53

胃手术肠梗阻是指在进行胃部手术后,患者可能出现的肠道阻塞现象。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手术过程中对肠道的操作、粘连形成或肠道功能障碍等因素引起的,导致肠道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从而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

在胃手术后,肠梗阻的发生率并不算低,尤其是在进行大范围切除或重建的手术时。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都是肠道阻塞的常见表现。肠梗阻可以分为机械性和功能性两种类型。机械性梗阻是由于肠道内有物理障碍,如肿瘤、粘连或异物等,而功能性梗阻则是由于肠道的运动功能减弱,导致内容物无法正常推进。对于胃手术后的患者而言,粘连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术后肠道的愈合过程可能导致肠道之间或肠道与其他组织之间形成粘连,从而引发梗阻。术后恢复期内,患者的饮食、活动等不当也可能加重肠道的负担,增加梗阻的风险。

在预防和处理胃手术后肠梗阻时,患者需要特别注意术后的护理和恢复。首先,术后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安排饮食,逐步从流质食物过渡到固体食物,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食物。其次,适度的活动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减少粘连的风险,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定期复查和监测术后恢复情况也非常重要,若出现腹痛、呕吐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使用一些促进肠道蠕动的药物,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胃手术后的肠梗阻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患者在术后应保持警惕,积极配合治疗,确保顺利恢复。